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本地新闻
以法治谋善治,推动治理能效再提升
——市法学会获评全疆唯一“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集体”纪实
张小曼

近日,市法学会被中国法学会授予“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全疆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州市级法学会。

近年来,市法学会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在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培养法治人才和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繁荣法学研究

推动融合发展

市法学会积极推动校地合作,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立“法治政府研究中心”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为法治政府建设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了坚实的智库支持。

如何高质量开展课题研究?市法学会实行理论与实务组合模式,积极组织高校专家与实务部门骨干,针对法治建设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多篇研究成果在国家级和省部级法治论坛中获奖。

此外,市法学会还积极举办高层次研讨会,邀请全国资深专家学者围绕社会治理、优化营商环境等问题深入研讨,为克拉玛依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法治动力。

服务法治实践

提升法治化水平

市法学会在全疆率先探索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建立覆盖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工作体系,优化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引导专家参与立法咨询、重大决策法制审核、调处化解重大案(事)件等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为让法律服务贴近群众,市法学会在政务服务中心、基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等场所设立11个基层服务站点,提供诉前调解和矛盾纠纷化解服务。

利用数字技术优势,市法学会开发建成全疆首个综合性法律服务手机移动端——“智慧法务”微信小程序,整合188家法律服务机构资源,对接7个法律数字产品,开通5项智能化法律服务,提供9项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和个人随时随地获取便捷、专业、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

优化培养举措

培育高素质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市法学会组建法学法律人才库,共吸纳75名涵盖理论研究、立法、执法、司法、涉外法治等领域的专家,为法治人才培养和使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市法学会采取与会员双向对接、个性定制、送教上门等方式,满足社会各界对法治人才的个性化需求。通过组织开展课题研究,举办“法治大讲堂”“与法友约”法治沙龙等活动,有效提升法治人才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市法学会还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组织250余人次赴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开展脱产培训,帮助法治人才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拓宽视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加强自身建设

提升工作质效

克拉玛依市法学会通过定期走访会员单位,收集大家在课题研究、咨询服务、法治宣传、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需求和建议,让法学会的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积极组织法学会干部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代表与湖北、上海、江苏、广西等地法学会开展线上座谈、线下调研,学习对方在规范化建设、服务法治实践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提升工作质效提供有益借鉴。

加强市、区两级法学会上下联动,每季度召开市区法学会联席会议,部署重点工作,动态掌握各区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全年工作任务稳步落实。

市法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坚持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推动法学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克拉玛依、法治克拉玛依贡献智慧和力量。


时间:2025-02-20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