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市财政局拨付我市各场馆免费开放及运行补助资金,支持保障全市各级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公共场所免费开放。
我市综合性体育场馆免费开放,不仅提高了城市健身场所的有效供给,还能让群众享受身边触手可及的运动硬件环境和优质的公共服务。
各类场馆的免费开放是一项惠民的好政策,但如果一放了之,不及时提升服务质量,不建立灵活的管理机制,免费的场馆恐怕会遇到各类运营难题。因此,相关部门要在场馆的运营管理、设施完善、开放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才能吸引更广泛的健身群体,形成良性循环,让惠民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公共体育场馆本身具有公益性,需要承担向公众开放的社会责任。而随着场馆的开放,就涉及运营成本的问题,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给予支持很重要。除了有限的财政补贴,场馆运营还可考虑让一部分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如委托第三方专业运营机构,政府部门对公共体育场馆履行监管责任、督导公共体育场馆在收费定价等方面体现公益性。还可在原来场地的基础上,根据群众需要增设相关设施,盘活闲置用地,缓解空间压力,为群众打造多样化的全民健身生态圈。比如,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围绕大众需求,将户外区域打造成健康主题公园,增设广场舞、健身气功等多处健身点,并提供配套便民设施,有效解决了场馆资源闲置问题。
同时,场馆开放也要建立灵活、智慧的管理机制。除了专门的运动场馆,学校体育场馆也是一个经济、方便且适宜的健身场所。但对学生来说,管理和安全问题是影响开放与否的关键因素。今年,杭州、上海等地学校体育场馆陆续向社会开放,采取登记健身、刷脸入校、刷码验证、办理“入校健身卡”、违规即纳入信用管理名单等管理手段,力保场地开放安全有序,还通过技术赋能,优化入校锻炼流程,让市民更方便地进入校园锻炼。这就为学校场地提升利用率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场馆运营要及时创新,还可利用数字化手段建立校外人员线上预约系统,有效解决人员拥堵问题。
场馆如何实现高效运转?可考虑复合型运营模式。部分场馆可以采用重要资源自主经营,商业价值较大的区域出租经营,符合发展趋势但尚不成熟的新型项目场馆则采用合作经营模式。此外,场馆也可深化体教融合,落实全龄友好理念。体育场馆可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开展运动项目普及课程,如黑龙江省大庆市游泳馆与多所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开展游泳课程和“第二课堂”活动。
总之,场馆免费开放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主管部门因地制宜找出路、想办法,让场馆开放真正打开惠民服务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