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增强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一要聚焦岗位创新创效,加强对全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企业内部营造包容的创新环境;二要学习借鉴公开拍卖科技成果,加强对员工“真银白银”的奖励
上周,《新疆石油报》刊发了一则新闻:8月15日,百口泉采油厂与风城油田作业区、陆梁油田作业区召开信息技术交流会,向兄弟单位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共同谋划攻关制约信息化建设“瓶颈”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就如何推进“智慧油田”建设进行深度探讨。
笔者要为以上这些企业用实际行动主动推进科技创新,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点赞。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我国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依靠这个法宝搞出来的,千万不能丢了。”其中,国有企业正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重要载体。
当前,国有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努力增强创新力,让创新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中展现责任与担当。
在笔者看来,增强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大力激发广大员工的创新力是重要基础,是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那如何增强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呢?做好“两个加强”很必要。
首先,聚焦岗位创新创效,加强对全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企业内部营造包容的创新环境是基础。
科技创新本身是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方法及运用的过程,需要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需要思想的解放。各企业应该将创新意识贯穿企业每一个生产环节,立足每一位员工岗位,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造活动。同时要通过制度保障,为员工尽可能提供创新创造的机会,为他们试错的结果兜底,消除员工创新的后顾之忧。同时,要在企业内部多树立创新典型,宣扬工匠精神,营造尊重知识、推崇创新、敬重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其次,学习借鉴公开拍卖科技成果,加强对员工“真银白银”的奖励。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环节。不久前,在上海市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交易平台举办的首拍活动现场,一家上海的数字股份有限公司就将员工的创新成果在网上进行了拍卖,最终获得了150万元的收益。该企业随后将收益按照比例分配给了参与技术创新的员工,让员工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而且奖励比例不低。
笔者觉得这样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这种将创新成果进行拍卖的创新方式也值得学习。“真金白银”的奖励,不但有助于职工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应用,让有成果需求的企业满足了愿望,还让员工所在的企业增添活力,更让参与创新的员工得到实惠。这将进一步激发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打通职工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铺路搭桥,更在全社会,尤其是企业中营造鼓励职工创新的浓厚氛围,这才是真正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