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企业新闻
“戈壁红柳绽芳华”系列报道之二
打造“黄金公休15分钟”
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研究所的管理经
沙露 戚艳平 王刚

    班组名称: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研究所

    女员工人数:35人

    荣誉:克拉玛依市“巾帼文明岗”(2008年)

    每天上午11时30分是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信息楼科研人员的“黄金公休15分钟”时间。每当广播操音乐响起,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信息楼便热闹起来,勘探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就来到不同的活动场地,进行体育锻炼。

    早在2018年初,勘探研究所工会为切实改善科研人员身体素质,缓解员工心理压力,在院工会启动“健康年”活动的号召下,着手准备健康协会活动运行工作。在充分结合勘探研究所实际情况及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2019年初,《勘探研究所健康协会管理办法(试行)》出台,随之该所的8个健康协会成立,其中包括了踢毽子(跳绳)、广播操(舞蹈)、乒乓球等协会。《办法》详细制定了参加协会条件、协会负责人制度、协会积分制度、积分兑现制度及考核制度等具体操作办法,鼓励每个员工积极参与到各个协会活动中。

    该所120名科研人员中,四分之一是女性,她们最喜欢的是广播操(舞蹈)。为了给女性科研人员提供便利的活动场所,该所工会专门将多功能活动厅指定为女工活动场所。不仅如此,针对职场女性这个特殊群体,该所工会不仅关心她们的身体健康,还关注她们的心灵健康,为此,全所推行了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简称EAP。

    EAP是企业组织为员工提供的系统的、长期的心理援助与福利项目。研究院EAP项目有针对性开展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婚姻咨询、家庭教育咨询、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等心理服务,帮助员工及其家庭成员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了企业绩效并改善了企业的人文氛围。

    该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黄金公休15分钟”活动的坚持开展,配合健康协会积分制的实施,所里为全体员工搭建了一个健康管理平台,在全所形成人人参与健身的良好习惯。通过这一年多的运作,勘探一线的科研将士的健康指数上了一个新台阶。

    “娘子军”中两朵花

    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研究所目前有120人,其中女性30人,占四分之一,她们组成了一支“攻城不怕艰,攻坚不怕难”的“娘子军”力量。

    这支力量可不容小觑,她们在工作中有韧劲,敢拼,也能扛,近几年在专业技术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硕果累累,今天就来表表这支队伍中的“两朵花”。

    2014年9月,凭借着采气一厂实习考核全厂排名第一的骄人成绩,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费李莹,来到了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所腹部项目组,是一位工程师。

    积极、乐观、自信是这个山西姑娘给大家的第一印象。作为一名腹部地质新兵,在短短一年内,各方面能力均有明显提高,细致、专业的工作作风,也很快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成为该院腹部项目组的地质能手。

    进入腹部项目组以来,她先后承担了莫211、芳7井等试油建议汇报,完成了和4、莫24等井位设计、测井设计、试油意见等设计的编写,并参与了多口井的现场跟踪和选样工作,压力不小。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费李莹总是抓紧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即使周末休息时,同事也能经常在办公室见到她的身影,加班熬夜更是她的家常便饭。

    除了承担科研工作,费李莹还积极参与院里、所里的各项党工团活动,工作之余兼职勘探所团支部组织宣传委员,还组织勘探所青年团员参加义务植树、安全巡逻等公益活动,院里的团工作在她的带领下,搞得有色有色。

    因为这分热爱,费李莹已经把自己的根,深深扎进了准噶尔盆地腹部勘探项目部。虽然年轻,她像一株默默生长的小花,开始展现她的芳华。

    另一朵“女人花”是来自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研究所“金胡杨团队”的王然。该团队2017年底被评为院级科研创新团队特等奖,2018年被油田公司授予“标杆青年突击队”,而王然则是这支突击队里一名年轻的主力队员。除了勤奋工作,热爱学习是王然的一大特点。

    作为研究院EAP团队核心成员,王然不但自学通过国家二级和三级心理咨询师,同时还考取了沙盘中级治疗师。去年,她硬是挤出时间,在工作之余参加了几项心理学专业培训。在日常工作中,王然善于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工作中,在忙碌科研生产任务完成的间隙,经常组织团队开展解压活动,为团队注入了健康的活力。

    为了缓解女员工的工作压力,在去年开展的EAP活动中,王然就组织同事开展了多种减压趣味游戏。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人体多米诺骨牌”游戏。这项活动要求参与者要相信前面的人,也要请后面的人相信自己。活动开始,大家一起喊“左一、右二、左一、右二”,统一步调坚持了21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次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王然看到了团队力量,也让她对工作产生了更坚定的信心。

    费李莹和王然只是勘探开发研究院“娘子军”队伍中的一个缩影。正是有了像她们这样的韧劲和活力,这支“娘子军”组成的科研力量,也让勘探研究所的工作赢得了一份别样的精彩。

王伟正在对风险井储层段进行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争当行家里手

    ——记勘探研究所测井与油藏评价中心王伟

    当把青春融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中,这样的青春就永远不会老去,而这份工作所带来的收获,也必将在她人生旅程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研究所测井与油藏评价中心员工王伟,就是这样一位女性。

    2013年,王伟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地质专业毕业,硕士学位。带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满腔热情,她从黄海之滨来到克拉玛依。

    实习时,王伟做的是最基础的工作,就是熟悉资料。很多年轻人会觉得,看这些基础资料很枯燥,没什么技术含量,学不到新东西,但王伟并不这么认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好基础,就是扎实的学习,偷不得半点懒。”所以,不论是区域地质、测井、试油工程,还是井位设计资料,遇到不懂的地方,她就向专家、师傅请教。正因如此,在实习答辩时,她凭借着精彩的汇报,显现出了她不凡的实力。

    一开始,王伟从事储层评价工作,她要打磨好岩心薄片,然后交给专家做镜下观察。为了使岩心薄片符合鉴定标准,刚开始打磨时,她没有完全掌握方式方法,经常把手磨得红肿,疼痛难忍。

    “既然要做,就要做最好。”王伟暗下决心。她一边用心琢磨,一边反复练习,最终,她打磨的薄片完全符合鉴定标准,得到了专家、师傅们的一致认可。

    2015年,王伟开始从事测井解释工作。那些测井原理专业晦涩,她又完全没有经验,做起来很不容易,几乎要从头学起。但王伟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先从基础教材学起,那些专业术语,她一个个抠,还积极参与项目组的测井技术攻关。经过几年不懈的学习和用心的积累,她对测井解释工作已经轻车熟路了。从常规综合解释到复杂流体识别,逐渐成为院里测井解释的行家里手。

    这几年,在王伟的带领下,“新时代火眼金睛女先锋”班组在参与承担了多项测井科研课题,成绩突出,2018年《准噶尔盆地陆相致密油测井评价方法与技术》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6-2018年获新疆油田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7项, 2018年发表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3篇,这些成果,为新疆油田油气勘探、增储上产等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王伟觉得很自豪。

时间:2019-03-05    来源:新疆石油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