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研究院采油工艺研究所是从事采油方案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的基层科研单位,该所党支部强化党建引领,牢记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积极落实人才强企工程,紧紧抓住人才培养的“牛鼻子”,牢牢掌控科技创新的主动权,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
党支部从狠抓理想信念教育入手,不断为队伍“强根铸魂”。一是强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理论学习+参观体验+专题研讨”模式,每月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体验式、沉浸式学习,组织参观矿史陈列馆、克一号井、101窑洞等教育基地,重温火烧油层技术发展史,开展革命传统、石油精神专题研讨,激发员工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情壮志。
二是强形势任务教育。推广大会领着学、例会经常学、研讨深入学、网上灵活学的“四学”模式,构建全覆盖教育格局,确保全员奋斗方向与公司战略部署不偏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该所班子成员第一时间深入项目组带头宣讲,组织员工围绕新能源业务、价值创造理念、市场化转型等主题开展大讨论,研究制定了“对内做精科研攻关、对外做强市场服务”的工作思路;聚焦公司新能源瓶颈技术,开展稠油原位制氢、煤炭地下气化制氢、CCUS等关键技术攻关配套,并成功申报院市场化运营试点单位,为新港、风城、红山等油田及哈萨克斯坦等内外部市场提供方案设计、技术支持、项目研究等服务,预计创收2000万元。
三是强文化引领。开展“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主题活动,打造党史学习教育走廊,邀请老员工讲传统,将40年来攻克蒸汽吞吐、奋战火烧油层、建功储气库的奋斗精神再学习再教育融入日常。
构建培养机制
青年是科研队伍的生力军,党支部多措并举,助力青年跑出“成长加速度”。一是“铺路子、助成长”。推行“双导师”培养机制,为每一名新员工安排管理导师与专业导师,帮助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结合工作表现,及时优化调整培养路径;依托“院士工作站”,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所交流指导,使青年及时掌握最前沿的科技动态;每月组织开展“红专小讲堂”,党员轮流上台讲课,既讲政治理论又讲专业技术,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队伍,3名青年骨干被评选为集团公司青年科技英才,9名青年走上了三级副以上管理岗位。
二是“压担子、促成才”。安排新入职员工驻采油厂实践锻炼,参与方案设计、项目攻关等工作,指派其为研究所与现场工作的联系人,促进业务能力、现场经验、沟通协调能力快速提升,在2-3年内成长为优秀青年骨干;对科研能力突出的青年,委任项目长或专家助理,承接科研项目,负责课题立项、组织协调、总结汇报全过程项目管理,促进科研素养提升。对综合能力突出的青年,选聘担任研究室主任或轮岗到管理岗位,实现综合素质跃迁。目前研究所30岁左右的室主任占比50%,科研项目主要负责人60%为35岁左右青年骨干。
三是“搭台子、亮成绩”。搭建多维度实践锻炼平台,广泛开展劳动竞赛、青年创新创效,举办青年科技论坛、方案设计大赛,鼓励员工从岗位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通过方案小优化、技术小创新、工艺小改革,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及创新水平。青年代表苏日古带头勇闯粘度大于80000厘泊高粘度原油火驱点火技术禁区,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近年来,青年骨干获油田公司级以上的个人荣誉就达到了19项,黄勇入选自治区“天山雪松计划”,培养出了“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新疆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陈森等一批优秀人才。
完善保障体系
通过多种方式,激励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实现聚才聚心、人尽其才。一是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员工工作成效动态研判机制,实施岗位定基数、季度调系数、年底硬兑现,根据上一年度技术序列等级,确定本年度A-B-C-D档及对应基数;按照季度承担工作任务难度、工作量及工作成效调整系数,系数振幅最高达0.5,对于连续两次系数降幅大于0.2的员工,组织谈心谈话,帮助剖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年底兑现前,开展全所员工述职,综合全年工作情况进行量化打分,确定兑现额度,每年评比“突出贡献者”“优秀传承奖”“最佳新锐奖”等,让创造价值的人有价值、让创造效益的人有收益。
二是关心员工生活。搭建“七色花”暖心互助平台,将员工居住的区域就近划分为7个片区,支部委员、项目长担任片区长,由片区长统一协调解决片区内同事孩子接送、老人送医等问题,落实员工健康档案、一线慰问、一封家书等举措,解决研究人员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科研攻关中。以易勇刚、张莉伟、褚浩元为代表的CCUS项目攻关团队,开启“白+黑、5+2”工作模式,白天现场跟踪指导试注,晚上研讨优化方案,经常工作至凌晨,但组织的关心让科研人员心中有梦、眼中有光、未来可期。
三是发挥团队优势。在关键技术攻关中,组建由企业技术专家、一级工程师领衔,二、三级工程师为骨干的专项攻关团队,增强核心技术攻关力度;采用“红工衣+白大褂”协同创新、跨专业合作创新、科研生产联合创新三种团队合作模式,提高科研服务生产的能力。科研骨干雷德荣与集团公司技能专家肉孜麦麦提·巴克结成技术对子,共同研发的稠油注采一体化密封装置,结束了新疆油田热采井带压换盘根难的历史;游红娟带领团队深入风城、重油生产一线,攻克“SAGD封堵+微压裂”核心技术,获得集团公司成果转化资质,已创效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