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才
中共党员,1920年10月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1951年参加工作,在中苏石油股份公司运输处明园运输站担任驾驶员。1956年被评为“自治区先进生产者”“全国石油工业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生产者”。
1956年,运输处驾驶员在出车前,细致周密地检查车辆,保证安全运输。
1958年,运输处保养厂青年小组正在检查一部待修理的发电机。
狂奔胜洪魔
1954年,依奇克里克,豆大的雨点说到就到,像铅弹一样击打在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勘探队员的身上和仪器上。汽车驾驶员马才发现驾驶室顶棚的雨声从“炒豆子”一下子变成了嘶吼和啸叫,便立刻呼唤正四处躲雨的勘探队员上车,因为这时他已闻到了一股焦糊的味道。马才感觉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正在蓄积,即将瞬间爆发和倾泻下来,吞没一切。但具体是什么又很难说清楚,而且也没有时间去想了。
勘探队员们蹚着泥水湿淋淋地爬上了敞篷车厢,苏联专家也气喘吁吁地抱着仪器钻进了驾驶室。几乎就在专家刚挨到副驾驶座位的一刹那,马才驾驶着汽车像一只已按捺了好久的豹子一样咆哮着冲了出去。
汽车在沟底狂奔起来,剧烈的颠簸让人和车都快要散架了。车轮冲进积水里,飞溅起来的泥水打在沟壁又反弹到车门上,发出闷响。雨刮器也成了摆设,它此刻的摇摆是徒劳无用的,车前挡风玻璃这时已冲刷成一条宽大的瀑布。马才虽然视线模糊,但车速丝毫没敢掉下来。因为那股危险的气息现在越来越浓烈了,直冲鼻子,而头顶的雨点声也被重重的敲击声所替代,这是勘探队员们在用地质锤敲打驾驶室顶棚。他们在暴雨中狂喊:“马师傅,再开快点啊,洪水就要追上来了!”马才早已从模糊的后视镜里瞥见了那头有一房高的“巨兽”,这“巨兽”张着黑洞洞的大嘴正挥舞利爪试图捉住这火柴盒一样在风雨中飘摇的汽车。眼看着它的前爪只要再伸长一点点,就能捕获到猎物了。“绝不能就这样撂在这儿”,马才将油门踩到底,让汽车飞越过一个水坑,落地的一刹那,他的头几乎撞到顶棚上,一旁的苏联专家则侧过身试图用胳膊来抵挡随时可能会出现的危险,不断发出惊叫。
瞅准了一个缓坡,马才减挡加油终于冲上了山梁。车子嘶吼一声,熄了火,雨这时已停止了倾泻,车厢里的勘探队员们也都悄无声息,听不见响动,世界一下安静了下来。马才钻出驾驶室,探头向车厢里望去,队员们一个个都完好无缺,只是都伸出头朝沟底望着。顺着他们的目光,马才看到那条早晨过来时还很平静的沟壑现在已成了奔腾着汹涌洪水的河道,而那刚才还狂奔嘶吼的洪魔在失去猎物后已收敛了野性,成了一队正扬起沙尘、沸腾转场的温顺“羊群”。
1951年,16岁就学会开车的马才通过招工进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运输处明园运输站,当了一名汽车驾驶员。1952年,他开上卡车拉着勘探队员从乌鲁木齐出发,跑了半个多月来到南疆喀什。之后,勘探队又转战库车,也就是在这里,马才遇到了这场让他毕生难忘的洪水。那天,他望着洪流,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心里直嘀咕:“真的就差那么一点点,好险啊! ”
勘探队刚来到村里时,马才就听村民说起过干沟有时会发大洪水,这提前打好的预防针增强了马才的警觉,这也是勘探队逃过此劫的一个重要因素。
荒野遇群狼
天一冷,车子毛病就多。一次,当马才的油罐车行驶到一片荒无人烟的野地时,没想到就爆了胎。当时,夜已经很深了,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四周黑漆漆的,像掉进了一个巨大的油桶里。马才赶紧下来打着手电修车,职业的直觉告诉他要尽快修好,尽快离开这片阴森森的荒野。
马才支好千斤顶,才卸掉一个螺丝,天上就飘下了雪花。第二个螺丝卸下来,雪片已落得和纽扣一般大小了。马才蹲在寂静的雪地里修车,任凭雪落满了一身。不久,荒野传来啪嗒啪嗒的声响,透着狂暴、血腥和阴冷,他不由得一激灵,本能反应让他拎上工具袋就向驾驶室跑。他“哐”的一声关上车门,打开车灯一看,人立刻就像掉进冰窟窿里一样僵住了。他的车头前面分明蹲坐着十几只舔舌龇牙的狼。在汽车大灯打出的两根光柱中,雪团无声地落在它们发黄的灰色毛皮上,使它们显得比传说中还要臃肿壮硕。原来,刚才那些掺进落雪中凌乱散碎的节奏就来自于它们沉重的脚步声。
马才长出一口气,如果刚才晚跨上车一步,自己的喉咙现在一定已被狼牙狠狠地撕开了。他不由得脊背一阵发凉,情急之下,不仅打开了刺眼的车灯,还按响了喇叭,狼群果然不情愿地离去了。马才以为狼群已被喝退,关了车灯正要下来继续换轮胎,却又发现那些狼眼睛正鬼火一般一盏盏地飘荡在车子的周围,仿佛只是一瞬间,它们又回来了。但是老打着车灯也不行啊,电瓶要是没电了岂不更糟?即使不葬身狼腹,也会因为车发动不着而困死在这里。就这样,马才打开车灯,狼群退去;关了车灯,狼群回来。狼群对他始终念念不忘,一直舍不得这个眼看就要到嘴的猎物。就这样折腾到快天亮了,一辆过路车发出的巨大轰鸣声才吓跑了狼群。马才见此情景赶紧把车拦下,请过路车司机帮忙把轮胎快快地换上,才离开了那里。
斩断“拦路虎”
马才是乌鲁木齐人,会说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和蒙古语,所以他和村民的交流没有问题。有一阵子,马才每天都看到坐在副驾驶位置的苏联专家脸上愁云密布,就想勘探工作是不是遇到了不好解决的麻烦,后来得知是地图上面的问题。
地质勘探离不开地图,可是苏联专家手里的地图大都是沙皇时代遗留下来的老物件,上面标注的很多地方因为已经更名或者荒弃,所以只能确定一个大概的范围,根本搞不清它们具体位置在哪里,到底该怎么去。苏联专家把地图翻过来倒过去地看,也是一筹莫展。马才就主动向专家提出建议,是不是去走访一下当地的老人,问一问他们地图上标注的这些地方到底在哪里?马才自告奋勇地担当起勘探队的临时翻译。他和队员拿着地图,一起去请教村子里的老人们,果然大有收获,勘探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这一路上,马才和苏联专家、勘探队员们密切配合。当沙漠行车遇到松软的流沙时,勘探队员会全部下车,在流沙上一块一块铺上木板。当车轮从木板上压过去后,队员们又把木板挪到车前
面去,如此循环往复,高度配合,就像一台大型的履带式机械在沙漠里运转。这时,谁又能想到已荒凉千年的沙漠里会上演如此火热动人的劳作场景呢?
竞赛夺先进
1956年元月,新疆石油公司在全公司开展准噶尔盆地冬季生产大讨论,以确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为配合地调处冬季施工作业,马才等4名职工提出“车辆20万千米安全行驶、15万千米不大修”的工作目标,在全处带头掀起了劳动竞赛的热潮。
这时的马才已告别了勘探队,从南疆回到明园,专门驾驶吉斯油罐车往哈密、奇台方向运送燃油。因为工作业绩突出,他已经半年提一级,从原来的三级驾驶员提升为一级驾驶员了。
为了实现自己提出的目标,跑长途出车前,马才要备好足够的干粮和水,再往车厢里扔一卷铺盖,汽车就是他一路上的家了。行车途中,他不下馆子,也不住店。饿了啃干粮,渴了喝行军壶里的凉水,晚上就睡在车上。只要一有空,他就检查电路、润滑车轴。睡得再晚,他也要先把车辆保养一遍,使车辆始终保持在最佳的行车状态。
马才就这样一天天、一趟趟地奔跑在祖国石油工业的振兴之路上。跑一趟长途回来,马才后背的衣服上会起毛,并且薄得像纱一样透光,有的地方甚至破成了一个个卷边大洞。这些洞都是由于他长时间驾车经受颠簸磨破的。因为当时新疆的公路路况实在太差,石子路上大坑连小坑,“搓板路”上小坑套大坑。
一年下来,马才不仅出色完成了生产任务,如愿达到了既定的工作目标,还为国家节约了不少维修费用。当年,马才被评为“自治区先进生产者”“全国石油工业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生产者”。
“听诊”断故障
之后,马才来到明园车辆保养厂工作。因为驾驶经验丰富,修车技术高超,他被大家誉为靠“耳朵”吃饭的修车技师,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医生”。
20世纪60年代的明园运输站是北疆联通南疆,从克拉玛依、独山子去往奇台等地的中转大站。当时,新疆石油管理局南来北往跑长途的车辆到了明园,都要停下来吃饭、住宿、加油、拉货。在司机们看来,这些事情当然都要一一安排好,但他们认为还有一项行程很要紧。那就是要让车子在远近闻名的“马技师”面前跑一圈,让他听一听、看一看,诊断一下,才敢放心继续上路。
这天,有辆车从南疆过来,一进保养厂,人们就觉得它声音不对。但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技术员和修理工都说不准。有说是发动机的,有说是匝箱的,也有说是底盘的,大家各说各的。马才来了,听着车子跑了一圈,就指出是发动机第三缸的问题。旁观的众人半信半疑,满满当当地围着车头,都想亲眼验证一下马技师是不是那么神!
虽然,围观的人很多,但大家都默不作声,现场能听见的也就只有拆卸机器时工具碰撞发出的脆响。螺丝拆下来了,缸盖打开了,活塞和活塞环也拿出来了。人们探头一看,果然是三缸的问题——拉缸了。保养厂内的平静这时再也无法继续维持下去了,立刻就被此起彼伏兴奋的惊叹声所打破。看来“马技师”真的是名不虚传啊!
马才说:“行驶的车辆会发出6到8种声音,都要靠耳朵去辨认。要想有这本事,其实也不难,平时多留意听着点就行!”
和汽车打了一辈子交道,马才驾驶车辆安全平稳、修车技术高超过人,可以说他善于协作,又敢于千里走单骑,与困难斗智斗勇,成为石油运输战线上的“传奇”。
编审:申广志
顾问:王新明 郭仲军
王连芳 杨建堂 尹文忠
蒲光勇 刘宝宏 丁仲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