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采油二厂八区530井区CO2混相驱先导试验站CO2储罐区,两名员工严密监控储罐注入CO2的情况。
在CCUS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上,奋战在新疆油田一线的石油人们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凭借“安下心、扎下跟,不出油、不死心”的决心和意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奋力蹚出一条新路。
“坚决完成任务”
一走进开发公司CCUS项目经理部,就能感受到这里的忙碌——工作人员或面对面核对数据,或围在一起商量下一步工作措施,还有人紧盯电脑屏幕,手指翻飞间,一行行指令已经跃然屏幕之上。
2024年,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团队担负起了新疆油田公司全年的CCUS相关工作,取得了全年注碳50万吨、埋存量大幅度增长、CO2驱油效果进一步凸显等成绩,推动油田公司CCUS/CCS产业链各项工作持续提升,为公司实现“CCUS/CCS1000万吨全覆盖”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支团队就是开发公司“CCUS青年突击队”。
2022年,“CCUS青年突击队”伴随开发公司CCUS项目经理部的成立而诞生,目前共有成员24名,平均年龄为30.3岁。
自成立以来,“CCUS青年突击队”里的年轻人就知道,他们将从油气开发的传统赛道转移至一个全新赛道,在这里,需要重新出发,但他们从不抱怨,只有一个目标——在新赛道上奋勇向前,争当逐绿降碳“排头兵”。
在项目部的领导下,这群敢打敢闯的年轻人解决了碳源如何有效供给、安全运输、科学注入以及如何提升驱油效果等影响新疆油田公司CCUS工作顺利推进的几个“老大难”问题,为新疆油田CCUS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力,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24年提交和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3篇,获新疆油田公司及厂处级成果5项;截至2024年11月上旬,新疆油田公司CO2驱油累计注入量突破100万吨大关;2024年,集团公司下达注碳指标48万吨,新疆油田公司实际完成50万吨,同比增长104%,位居集团公司之首;新疆油田公司在推进国家“双碳”目标、落实集团公司“三步走”战略中再上新台阶……
今年,面对艰巨任务和“CCUS/CCS1000万吨全覆盖”目标,青年突击队员们的回答依然铿锵:一定不负众望,坚决完成任务。
“加油,不,加CO2吧”
3月26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戈壁上,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八区530CO2混相驱先导试验站里的干部员工已经准备就绪,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班长张明踏入站内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整个站区进行仔细检查,尤其是一些关键部位。
八区530井区是集团公司确定的“四大六小”CCUS示范项目的一部分,井区周围部署着41口采油井与19口注入井。几年来,油田公司持续在此进行着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的先导试验。
张明进入中控室,一边询问监屏室员工有无发现异常,一边快速翻动屏幕并叮嘱:“注意数值变化情况,最近开井数比较多。”随后,张明来到二氧化碳储罐区。在这里,他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储罐底部是否有液体泄漏痕迹,并用手轻轻触摸罐体表面,感受其温度是否正常。
检查结束且没有发现问题后,张明才松了一口气,开玩笑说:“今天一切正常。加油干吧,不,加CO2吧。”
张明以前从事采油工作,来八区530CO2先导试验站之前,他一直感受的是地层的炽热。来到这里后,他开始与冷却至零下20摄氏度的CO2打交道。与以前相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以前采油最害怕火,现在进行CO2注入最害怕被CO2冻到。”张明笑称他和同事实现了冰与火的华丽转身。
而在张明与同事们的精心守护下,先导试验站持续注入CO2,摸清了驱油的规律,形成一套成熟的“CCUS新疆油田模式”,并在准噶尔盆地推广。
“再难走也得走下去!”
3月20日一大早,开发公司CCUS项目经理部副经理童镜树就启程前往玛湖1007平台井,这是他一周内第三次野外出行了。
玛1007井位于玛湖1井区内,距离克拉玛依市区40公里。童镜树乘坐的汽车在采油二厂油田公路上行驶了20多分钟后,突然向右一拐,驶向一条弥漫着尘土的戈壁土路,车身也随着坑洼的地面上下颠簸起来。童镜树紧紧抓住把手,尽量稳住自己的身体。车窗外黄沙弥漫,视线变得模糊起来。
“这路不好走吧?但再难走也得走下去。”童镜树对记者说。
今年,新疆油田公司下达了80万吨注碳任务,并提出CCUS要大发展。作为油田公司CCUS/CCS的责任单位,开发公司CCUS项目经理部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公司五届四次职代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后,项目部立刻行动起来,跑碳源、联系运输企业、扩大先导试验区块、时刻关注驱油新动态、协调相关单位……由于经常外出,童镜树的脸被晒得黑里透红。
“公司‘2112’四大工程提出,要实现‘CCUS/CCS1000万吨全覆盖’目标,这是一个政治任务,我们必须完成。”童镜树坚定地说,眼里透着坚毅与执着。那句“再难走也得走下去”在此时有了更深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