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企业新闻
中石油最大在建煤电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新疆油田公司2×660兆瓦超超临界煤电项目主厂房混凝土开始浇筑
张兆耕 茹仙古丽

4月10日,新疆油田公司2×660兆瓦超超临界煤电项目主厂房混凝土开始浇筑,标志着新疆油田首个也是目前中国石油最大在建煤电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新能源及配套煤电、碳捕集一体化项目位于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是中国石油最大的“新能源+煤电+CCUS”一体化项目。该项目由新能源、煤电、碳捕集3个分项目构成,总体规模为“400万千瓦新能源+2×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20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其中项目一期以264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为基础,配套建设2×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深度调峰、10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绿电41.7亿千瓦时、火电52.8亿千瓦时,捕集二氧化碳100万吨。

为保障该工程建设快速推进,煤电项目采用EPC(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管理模式。面对首次跨行业、跨领域建设带来的重重挑战,新能源事业部煤电联营一体化项目经理部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积极协调设计院、施工总包方、咨询团队等多方力量,共同开展地质勘测、场地平整、临建布置等 30 余项专项工作。在设计环节,针对煤电空冷机组高精度要求,组织开展 20 余次技术研讨和方案论证,反复打磨司令图(核心设计蓝图),保障设计与施工精准对接。在采购环节,提前规划采购前置,大幅压缩关键设备供应周期,实现设计图纸与长周期设备生产的无缝衔接;在施工环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精准制订施工组织计划,为项目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项目引入BIM 技术构建三维场布模拟模型,将施工现场以数字化形式呈现,优化施工动线,使物料运输距离较传统方式缩短约20%,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同时,智慧工地平台发挥关键作用,通过视频监控、人车闸机、环境监测等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40余项关键数据。这些数据经 AI 超脑分析,实现安全隐患自动预警和施工进度偏差动态调整。

目前,煤电现场已投入50 余台大型设备,300 余名作业人员分批次施工,借助智慧工地平台调度优化,关键工序施工效率比同类型项目早期提升 30%,为后续施工争取宝贵时间。

此次2×660兆瓦超超临界煤电项目主体施工启动,是该项目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超超临界空冷煤电机组位于行业前沿位置,与碳捕集一体化设计运营,将有效降低煤电厂碳排放强度,打造出绿色火电示范的新标杆,为油田公司新能源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时间:2025-04-16    来源:新疆石油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