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克拉玛依,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生活在市郊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戈壁精灵”的鹅喉羚也进入了活动活跃期。
它们或三五成群、或独自漫步,在西郊的西戈壁公园、南郊的古海生态公园等处自由自在地嬉戏、觅食。它们要赶在入冬前抓紧时间养膘,为过冬储存能量。
进入11月后,周边地区的鹅喉羚也会迁徙到我市郊区,并在这里安家过冬。
近年来,我市采取减少人为干预、封育等措施,对市郊及周边区域的荒漠生态进行了科学保护,使市郊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红柳、梭梭等固沙植物长势旺盛,为鹅喉羚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同时,市民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也不断提高。这些因素让越来越多的鹅喉羚在我市郊区安家落户、繁衍后代。
黄色的鹅喉羚和金色的克拉玛依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
10月8日,一只鹅喉羚在市区南郊古海生态公园里的芦苇旁漫步。
10月8日,市区南郊的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五一区,4只鹅喉羚向石油工人们的工作场景张望。
10月7日,一只鹅喉羚伫立在新疆第二医学院东南侧的芦苇丛中。
10月10日,一只路过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红浅作业区附近的鹅喉羚向镜头张望。
10月9日,市区西郊戈壁滩,两只鹅喉羚在暮色中行进,它们与身后华灯初上的城市景色构成一幅美好的画面。
10月9日,市区西戈壁公园,一群栖息在此处的鹅喉羚与远处的楼宇和凤栖湖相互映衬、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