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宣告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横空出世,也标志着克拉玛依这座城市的诞生。
从此,发轫于“一号井”的“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新疆石油精神,开始融进克拉玛依人的血液之中。
战胜井喷
1955年6月,我和艾沙·卡日带领1219青年钻井队来到黑油山打一号井。钻井队有36人,来自8个民族。
光秃秃的戈壁滩上,只有一个孤零零的井架和几栋木板房。七八只安静的黄羊远远凝视着我们。拾来三块石头支起一口锅,6月15日,我们在黑油山上安营扎寨。
那时的自然环境比现在恶劣得多。一直到1955年冬天住上地窝子,我们才不露天睡了。
那时水贵如油。水是从小拐拉来的,60多公里,一天只能跑一趟。我们先定量供应维持生活再用于生产,一天一车水根本不够用。我们派人四处找水源,后来在“小西湖”旁边发现一眼泉,是咸水。一辆车一天拉五六趟,主要是保证生产,有时小拐的水拉不回来,得喝这种水,又涩又腥。喝多了肚子不舒服,但渴极了哪顾得上那么多!
虽然条件很艰苦,但全队30多个人没有一个溜号的。当时我们有一句很豪迈的口号:“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
7月6日正式开钻,我们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物资供应跟不上,什么都是从独山子拉过来,一天最多跑一趟。
泥浆是钻井的血液,泥浆供应不上,就得停钻,怎么办?我们开“诸葛亮会”商量,有人提出,收集井里喷出的干泥浆,加水配成新泥浆。我们组织人用铁锹铲,用手抠,用脸盆、水桶把一些干泥浆块收起来,这一招可真帮了大忙。
井越打越深,井里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我是技师,相当于现在的队长兼技术员,第一次独当一面。井队绝大多数人以前根本没打过井,一切都是摸索着干。
8月初,钻入气层后,开始出现异常情况,钻入300多米正提钻的时候发生井喷。气、水、油挟带着石头冲天而起,喷了40多米高。这是大家第一次遭遇井喷,一点处理经验也没有。我们只知道,只有把钻杆下到井里,才能制住井喷。我把人分成两批,一批人控制柴油机,把排气管放到水里,防止起火;大部分人组成梯队,强行下钻。既无防毒面具又无防火衣物,小伙子们就凭着血肉之躯冒着“油林石头雨”往钻台上冲。有许多人支持不住了,被抬下钻台。经过一个多小时苦战,我们终于制服了井喷。
节选自《油城消费指南》杂志(《不出油,不死心》 作者 陆铭宝)
档案点评
白手建站
1956年10月26日,还是在现在东方红商场后面的戈壁滩上,36位转业军人高唱着歌曲开赴40公里外的中拐。
油田矿务局党委为了从根本上扭转克拉玛依用水极端困难的局面,决定在玛纳斯河下游的中拐苇湖建设水电站,铺设输水管线,将水输送到克拉玛依。
10月底的克拉玛依十分寒冷,我们摸黑割了几捆芦苇草铺到牧民家废弃的羊圈中。
天当房,地当床,这些废弃羊圈就成了我们共同的宿营地。
没有机房,我们36人割芦苇搭上地窝子当机房,人拉肩扛把泵机安装到位。
没有抽水池,我们赤脚跳进满是冰碴的苇湖中开挖,一干就是两个小时……
天黑了,大家再燃起篝火就着火光继续干。
就这样,不分白天晚上,一个多月后,水电站建成了。
在柴油机的带动下,泵机欢快地带动水花,顺着输水管线流向克拉玛依,每天3000立方米的清水缓解了油田和人们的干渴……
当年的中拐,是一片戈壁沼泽,夏天酷热,蚊虫牛虻叮咬;冬日严寒,滴水成冰。
夏天,在机房工作的同志都是人手一把芦苇,一边干活一边驱赶蚊蝇;冬日里,则不停地跺脚驱寒。
没有人在乎恶劣的环境。大家白天工作为水,晚上做梦梦的也是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多筑坝,多引水,多向油田供好水……
到了1959年,中拐的水日益减少,直接威胁着油田供水。
在这种情况下,朱进魁带领我们堵坝截流,光手光脚在冰碴湖水中摸爬滚打。
我的同事宴吉学在一年之中把在部队上积攒的6套衣服都磨破了。关成汉流着鼻血晕倒在岗位上,我们把他送到3公里外的兵团连队抢救。苏醒后,他当晚走路到克拉玛依去医院看病。
45公里路,走走停停歇歇,竟然走了十多个小时,第二天中午才走到医院。
医生让他立即住院治疗,但关成汉怎么也不肯,医生只好给他开了一些药和休假条,让他走了。但关成汉把病假条藏起来,走路回到中拐继续工作。
节选自《第一代》特刊(《水来心灵就平静》 作者 田华英)
时代回声
前几天,87岁的父亲突然提出想去九龙潭走走。我们知道早在50年代就参与油城建设的父亲对于奔涌的水总是有着特殊的情怀,于是带着他去了。
凝视着五岁的小孙女下到河边,抚着河边的木栏杆,尽情地欣赏河岸的景物,父亲脸上充满欣慰的笑。父亲的腿脚不好,不能久站,于是我想叫回女儿。但是父亲阻止了我:“我们当年辛辛苦苦引水入克,就是为了这一天——我们的后代能够畅畅快快地在水边玩耍。”
当年为建成水电站,年轻的父亲和队友们一起日夜奋战,干起活来毫不惜力。因此晚年后伤病缠身,即使酷热的七月依旧要着秋裤厚袜,清凉的西瓜只吃上一牙儿,就会令他遍体生寒,疼痛难忍。然而,父亲看着粼粼波光笑着说:“值得!”
如今的我们接过了建设城市的接力棒,父辈们坚忍不拔的精神依旧在闪闪发光,在这座美丽的城市,石油精神的血脉永远都会延续。
(采油一厂 孙美多)
这一卷卷一张张浸染着沧桑岁月陈色的历史档案,记录着近七十年前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乌地区底层及地质构造的勘察过程,记录着苏联专家、共和国第一代石油地质工作者对这一地区的地质认识及含油评价,记录着共和国第一个大油田的勘探部署和决策过程……从这一行行逐渐模糊的字迹之间,我们能够清晰辨识出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轨迹——这些承载着一代石油人智慧结晶的历史档案,真实再现了一代石油人为了共和国石油工业的勃兴而艰苦卓绝的求索历程——沉睡亿万年的黑油山,终于被在浩瀚荒原艰难跋涉的石油人以顽强不屈的毅力彻底唤醒!
黑油山1号井喷出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气流,标志着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为正处于十字路口彷徨之中的新疆石油工业开启了一扇通向新天地的大门——此后的几年间,先辈们先后发现白碱滩、百口泉、乌尔禾、红山嘴等多个高产油区,准噶尔盆地原油产量连续攀升,到1960年达到166万吨,占当时全国年产量的40%,为新中国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提供了最为可靠的资源基础。
(新疆油田公司档案中心 王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