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明在装置现场巡检 。 本报通讯员 杨玲 摄
16年的朝夕相守,让李兴明对焦化装置有着一种难以明状的情结。即使不经意地聊起已“退疫”7年的“小焦化”,动情之处,李兴明依然会忍不住地眼圈发红,声音哽咽。
“为何我的眼里总是饱含泪水,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此时,李兴明才深刻领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16年来,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第四联合车间副主任李兴明,先后见证了三套焦化装置的发展建设,倾情陪伴着它每一步的成长,自然,也承担着比旁人更多的责任与压力,付出着更多的精力。
作为全厂渣油平衡的装置,焦化装置特殊的操作工艺流程,让焦化员工注定要比炼厂其它装置的员工要付出更多的辛劳。2013年4月,“退役”前的年30万吨“小焦化”,依然完成了最后一次全厂渣油平衡任务。那段开工的经历也成为李兴明刻骨铭心的记忆。
成为“硬汉”
冬季开工,而且是在装置没有柴油循环的基础上开工,该公司员工有史以来第一次遇到。同时,他们还面临着更大的难题:冬季管线易冻凝。
这是一场难苦的鏖战。做为开工负责人,李兴明没想到,现实的困难比预测的更大——每一个侧线,每一条管线都出现了凝结、冻堵。有时后段管线刚吹通,前段又被凝住。零下十几摄氏度的环境,让管线外包着的保温材料早已失去作用。
正常开工程序被打乱,装置开工分段进行……10天,超越常人想像、异常艰辛的10天里,干部、员工全员出动,拆保温铁皮,拆保温棉,一条管线一条管线地吹,而大部分的管线则是悬置在空中,这也给管线吹扫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有时吹通了管线后段,前段又再次冻凝。往往是一条侧线吹通,李兴明和同事们身上的棉衣早已不知什么时候冻成了冰衣。
即使身体已至承受的极限,可安全却不能破红线。最终,装置在李兴明和同事的努力下,不仅安全地完成冬季开工,且完美地实现了“在役”前的最后一次平稳运行。
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解不开的难。那段披坚执锐的日子、患难与共的经历、难以割舍的情意,让李兴明成为同事眼中的“硬汉”。
此后,他先后组织并参与完成了100万吨/年焦化开工建设、1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开工;多次负责焦化装置大检修及开停工工作及装置大风、闪停等突发应急处置事件。
发型“善变”
其实,李兴明“硬汉”的形象更源自于他深深印在同事们印象里那一头“善变”的发型。
2018年8月初,克石化开始3年一次的大修改造。在焦化大检修的首个碰头会上,李兴明再次顶着一头短得不能再短的毛寸出现在会议室里。在他的带动下,这早已成为焦化员工们在每一场硬仗开始前,约定俗成的统一发型。
两个半月的时间,李兴明负责的150万吨/年及100万吨/年的两套焦化装置,圆满完成了千余项常规检修项目及三十多项装置流程改造、优化项目。
2018年11月27日清晨,已经连续奋战了13个小时的李兴明依然在焦化操作室DCS控制台前紧张进行着开工恢复的操作调整。泛黑的眼圈、腊黄的脸庞,他的身体早已透着疲态,可眼神却依然坚定。一早来接班的同事,从那一头无暇顾及的乱发中,一眼认出电脑前专属李兴明的背影。
十几个小时前,一场大风造成全厂断电,厂区一片漆黑,焦化装置进入低温状态下的停运退守。作为装置安全负责人,李兴明最为担心的就是两套延迟焦化装置焦碳塔塔底盖机可能出现的泄漏风险。一旦塔内500摄氏多度的物料发生泄漏,这必然为后续装置开工带来更大隐患。
地面一级风,高处三级风。在21米、19米高的焦塔平台处,李兴明和技术管理人员兵分三组,借着手电的光亮,在大风中一夜指挥坚守……
主动“亮剑”
有为,且能在车间最需要的时候,主动“亮剑”作为,化解难题,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给焦化装置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这是李兴明的责任所系。
如何通过管理提升、优化操作条件来减少员工劳动强度,这也是他作为技术管理人员时时思考的问题。
2015年大修,100万吨/年焦碳塔底循环泵频繁出现的抽空问题成为影响装置开工进度的重要因素。同年7月2日,当装置进入标志着开工正常的最后一个环节——翻四通时,却因塔底泵抽空让装置再次退守到开工的初始状态。
机泵问题、过滤器堵、介质带汽……李兴明一刻不歇地守在现场一项项分析排查,设备问题排除,又从工艺方面入手。最终,李兴明通过调整开工循环流程,将开工过程中因机泵介质频繁切换引发汽化、进而引起机泵抽空的问题给彻底解决。
事实上,这还算不上李兴明和同事干过的最漂亮的活儿。2016年8月,II套焦化进料隔断阀结焦严重,就在公司及专业处室均束手无策、不得不对该装置做出紧急停工的计划方案时,李兴明与车间管理人员在通过对岗位操作人员连续24小时的操作跟踪后,发现了结焦的根本原因,并由此将焦塔操作卡片上原“小给汽量”的笼统概念,细化为“2至3吨/小时蒸汽量的具体指标。
一处微调整,便以四两拨千斤的“神来之笔”,化解了进料隔断阀结焦的难题。原本即将面临紧急停工抢修的装置,也因此恢复到了正常生产的工序状态。也是在这一年,炼油第四联合车间开始推行异常操作管理。随后,涉及员工劳动强度、优化操作、降本增效等多方面等几十个管理问题被高效解决。
2018年底,炼油第四联合车间面对有史以来与公司签订的最为苛刻的年度业绩考核指标,李兴明和同事通过提高装置运行水平,降低焦碳、液化气等低效产品的生产,一改以往装置低效运行的管理模式,使老装置焕发新活力,且创下内部挖潜近千万元的效益空间。
连续5年,焦化、脱硫这些曾经的“老大难”装置,未发生一起安全事件,更没有出现一回停工抢修。装置高效平稳运行,员工劳动强度大幅降低。
硬汉也有柔情。有人说,焦化装置成就了“硬汉”李兴明。可在李兴明看来,焦化却永远属于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2020年初,李兴明被评为克石化公司2016至2018年度劳动模范。他说,这不是一个人的荣誉,这个称号应该属于全体焦化员工和炼油第四联合车间,是对车间所有员工辛苦付出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