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正在井场查看设备运行情况。通讯员 陈立菊 摄
5月8日下午,周丹下车后还没站稳脚跟,手机就响了起来。此时,他刚从玛湖生产现场赶回市区参加会议。
“你先查看下单井的生产动态。上次洗井后,压力恢复了多少?是不是之前用泥浆压过井?……”即使是在匆匆赶往会议室的途中,他仍在电话中和现场的同事沟通着。
作为百口泉采油厂油田工艺研究所分管井下作业副所长,自从加入了玛湖油区的开发大军,周丹总是在生产现场与会议室之间穿梭。
今年,是他来到百口泉采油厂的第八个年头。这8年里,他最想要感谢的,是“困难”。
胸怀石油梦
高考那年,因为几分之差,周丹没能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录取。那是他梦寐以求的学校和专业,高中3年,他一直为此而努力。
为了不让自己和梦想离得太远,周丹选择了就读该校的应用数学专业。但他始终惦记着自己的“石油梦”。
当知道学校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专业限选课程时,他几乎没有考虑就选了石油专业的相关课程。然而,仅仅依靠每学期只有数十节的选修课,想要学好石油工程这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显然远远不够,因此,大学4年除了教室,他就泡在学校的图书馆和自习室里。
大学毕业那年,周丹如愿以偿地跨专业考上了本校石油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成了一名真正的“石油生”。
对此,他笑着说:“这也算是我的‘初心’吧。”
2012年,周丹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回到了家乡。一来他考虑到回来后,他比较方便照顾父母,二来因为新疆也有大油田,他想要在家乡大展拳脚。
更重要的是,他心中充满着对石油行业的热爱,这份热爱也伴随他一直走到现在。
结下不解缘
2012年7月,周丹进入新疆油田公司,成了百口泉采油厂的一名实习员工。
2015年,百口泉采油厂在玛湖油区玛18井区进行试验开发,厂里将增储上产的主战场部署在了玛湖油区,该厂一批科研人员也随之投身玛湖的产能建设,周丹也在其中,这也使得他与玛湖这片蕴含油藏和希望的区块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以前从没见过那么大的开发场面。尤其是到了晚上,玛湖油区井架林立,井架上灯火通明,十分壮观。”周丹回忆,玛湖油区产能建设初期,他和同事们经常驱车往返于百口泉与玛湖油区生产现场两地。因为当时油田公路尚未修好,他们驾车光是单程就要一个半小时,每次离开玛湖,活到市区往往已是深夜。
玛湖油区的地下油藏属于致密砾岩油藏,油液不容易渗流到井内,这时候压裂工艺就极为重要。
通俗来讲,压裂就是要把地层中的岩石裂缝通过一定技术撑开,然后在这些被“放大”的岩缝中填充石英砂等物质,相当于人工制造了一条“高速通道”,原油就可以顺着这些“高速通道”顺利地流入油井中。
压裂工艺看似原理简单,实际操作可谓困难重重。光是新井钻压排序就如同一只拦路虎,而新井钻压排序直接影响着全厂当年的产量任务能否顺利完成。
经过权衡,百口泉采油厂领导对周丹说:“小周,这项工作就交给你吧。”
接到任务的那一瞬间,周丹有些茫然。他说:“虽然没接触过这类问题,但我知道新井钻压排序要不仅要考虑到钻井的进度、固井的时长,还要考虑到水源井的水从哪里来、压裂车组如何安排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存在不可预知性。”
为此,周丹每天都往现场跑,有不懂的地方,就向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请教,回到办公室再查阅大量资料进行总结,几乎每天都忙到凌晨。
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与积累,在新井钻压排序优化方面,周丹积极与开发公司对接,并结合开发公司拟定的钻压排序,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为该厂玛湖油区产能建设高速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20年,百口泉采油厂在玛湖油区产能建设突破200万吨,这让周丹信心倍增。
研究新工艺
压裂排序问题解决了,新的困难接踵而至。
玛18井区属于异常高压井区,油藏中部压力超过了50兆帕,相当于1张面积为1平方米的桌子要承受5000吨的重量。而玛18井区产能建设初期采用的是“水平井+体积压裂”主体开发技术,这种技术的最大优势是采收率高且压裂时不会污染储层。但也因为压裂工艺的不同,压裂后采用的是空井筒生产。
空井筒在生产过程中无法进行循环压井,采取其他压井方式不仅作业难度大、费用高,还容易污染储层。因此,必须要有一套合理的井口完善工艺,把管柱下到空井筒内。
然而,作为玛湖油区产能建设的主力军,百口泉采油厂现阶段所遇到的难题几乎都是整个油田公司乃至全国都未曾遇到过的。如何开好这条路、架好这座桥?重担再次落在了从事油田工程技术研究的周丹和他的同事们身上。
自2016年进行井筒完善工艺研究开始,周丹每天除了在一堆资料前研究,还要去现场实地调研。“那段时间,我脑袋里整天都在琢磨这件事。”他说。
通过对已有方案的筛查和改进,再到现场进行试验和分析,用了整整1年时间,周丹终于研究、总结出了适合玛湖油区生产井的“一主三辅”井筒完善工艺,并已成功推广应用在玛湖油区的规模开发当中。
2017年,百口泉采油厂原油产量实现了止跌回升,周丹的研究成果也获得了油田公司三等奖。
“当我把那些数据一个个计算出来,再和文字一起一个个汇入电脑,编写成材料时,我觉得这是我工作这么长时间以来,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周丹说。
2019年6月10日,百口泉采油厂举行了40周年厂庆活动。活动中,该厂里评选出5位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科研标兵”,其中地质类科研标兵4名,工程类科研标兵仅有1名,获得这份殊荣的,正是周丹。
“其实我来百口泉采油厂是赶上了好时候,我很庆幸能在它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加入到了解决问题的‘大部队’中,它的困难恰恰给了我成长的机遇。”周丹说,“因此,如果没有这些克服困难的经历,我就不会有现在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