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16时30分,风城油田作业区所在的乌尔禾地区浅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让该作业区一号供汽联合站运行一班班长云海不由心情舒畅。然而,一个电话让他的好心情瞬间化为乌有。
电话是巡行一班巡检工罗燕打来的:“重32-2号线发现了大量积水!”
一时间,云海脑海里只留下了“大量”这个词。他连原因都来不及多问一句,就和值班领导伍永巴依火速赶赴现场。
漏点难挖
值班车车轮急转,车窗外,叽叽喳喳的麻雀从树丛里一跃而出。一上车,伍永巴依就电话通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7时15分,维修车辆、施工人员迅速就位,今年春季的首场抢修正式开始。
现场,八十多摄氏度的水蒸气正从低洼处不断涌出。当看到泄露点的位置后,云海的眉头就皱了起来——破损管线埋藏在注汽管网下方,附近还连接着油气储运公司和一号稠油联合处理站的相应管线。
“水流量大,挖掘作业很困难,但必须挖掘出来,才能判断漏点大小和施工作业空间。”伍永巴依的眉头也一直没松开,这不仅仅考验着现场维修人员,也考验着每台设备、每条管线。
因为土层中有加固的水泥板,挖掘工作变得异常费劲,并且越往下越难。“再这么慢,等到天黑也挖不到漏点,夜间施工作业就麻烦了!”云海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说。
分工协作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伍永巴依及时协调来了两台挖掘机。这两台挖掘机分工作业,一台负责清理现场积水,一台负责挖掘漏失管线。
由于管线漏失太大,伍永巴依立即组织云海、技术员董振、武永刚和杨海龙、龚锐、阿不都外力·阿不都赛木等应急人员,对现场溢流水区域实施“垒坝”,防止水流溢出渗到别的站区。
他们自发分成两个组,一组针对水势湍急的地方,指挥装载机进行机械推土,垒成土坝避免水流溢出;另一组则针对水势较缓处进行人工铲土,推出土槽,让水流顺着土槽的方向流动,赶在日落前,清理出一条临时的河道。
在接下来的几小时里,几个人轮流蹲在泥水中继续挖寻漏点。到22时,现场抢修的人没有一人停下过手里的动作,直到漏点被找到。
避免损失
因为是晚上,加上漏点处于管线底部,视线和操作难度加大,伍永巴依只能依靠云海举着的手电筒发出的那一柱光亮,一点一点地找寻着漏点。
“管线4点半位置有个20厘米的条形缝隙,管线6点位置有个8厘米的条形刺漏!”不知道过了多久,十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让伍永巴依准确地判断出了漏点位置。
“如果关总阀门用电焊车来补的话,需要停16台炉子,预计4个小时损失气量一千五百多立方米。所以如果要减少损失,咱们就得用管线打卡子的方式。大家争分夺秒,一起加油!”伍永巴依思索了一番后,做了处置决定。
现场施工人员迅速采用“卡具”的方式进行封堵,将卡子打在漏点50厘米处,边紧固螺丝边注胶,打卡堵漏、恢复流程……一个个操作在他们手下,显得坚定而准确。
虽然野外的夜间透着阵阵寒凉,但现场抢修成员的衣服都早已被汗水打湿。由于抢修及时,避免了6座供热站、16台锅炉停炉造成的损失。
4月7日凌晨2时,奋战了525分钟后,一号供汽联合站的生产全部恢复正常。
抢修对体力是个很大的考验,从站区到宿舍车程大约需要半小时,归途中,满身泥泞的抢修人员因为一下子松懈下来,在车上便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