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是一条惊世跨越的辉煌之路,这也是一条勘探人用智慧和毅力不断超越的发展之路。
继百口泉油田会战后,勘探战线好戏连台。自西北缘挥师东进,从发现“帽檐”到探明火烧山,一个东西呼应的准噶尔盆地张开了两翼。
历史见证
本版文史资料由新疆油田公司档案中心提供
档案点评
往事可以如烟,但新疆石油人创造的历史确是恒重如山、势如江河——一卷卷珍贵的历史档案,一次次再现了新疆石油人为保障共和国能源安全忠诚尽责、勇毅前行的身姿,他们在使命和责任面前,从未缺席——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油气田普遍存在着储量增长缓慢、新区开发不足、老区产量快速递减的严峻态势。1978年8月,在石油工业部召开的全国油田领导干部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委主任康世恩指出:当前石油工业的紧迫问题,就是要迅速开展新的、有更大发展远景地区的勘探。他要求新疆石油管理局针对南疆塔里木盆地的地震工作要排除万难,早上快上,对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地区的地质情况要彻底搞清楚。在1979年1月25召开的全国油田电话会议上,石油工业部部长宋振明指出,全国一半以上油田含水率已超过40%,有13个油田的采出程度已超过可采储量的50%,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新疆石油管理局将目光投向了50年代已经获得勘探发现的百口泉油田——经过1977-1978年间的精心组织筹划,新疆石油管理局党委于1979年1月15日作出决定:在百口泉地区开展一场大规模勘探开发大会战,提出“大干苦干90天,拿下探井30口,日增原油1000吨”的会战目标。经过油田各个专业的不懈努力,实现了当年钻井、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工作目标。
进入80年代,国内原油产量徘徊不前的局面亟待破解。在国家能源战略布局中,新疆油气区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1983年5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克拉玛依油田,8月18日,国务委员康世恩率领石油工业部部分领导和专家来到克拉玛依,就新疆油田的重大发展问题进行长达近半个月的专题调查研究。此后,准噶尔盆地东部油气区的勘探开发建设由此展开——彩参1井、火南1井、北4井、台13井相继获得油气发现,其中火烧山油田成为1986年全国石油勘探10个重要发现之一。新疆石油人以无惧万难的勇气、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始终坚守着共和国能源安全卫士的使命和职责……
(新疆油田公司档案中心 王泓)
外甩“摘帽檐”
1979年6月,百口泉大会战进行到第二阶段,这个时候,需要做一项重要工作——探明百口泉油田的外边界。
1060井是当时的一口断裂探边井。为了探出百口泉油田的外边界,这口井到底该外甩多远?这个问题成了大家议论的焦点。
在一次专门召开的讨论会上,有人建议从已探明区外甩500米,有人认为应该外甩250米,各有各的理由,一时相持不下。
以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师欧远德、孙川生和技术员王刚、孔祥坤、邢葆楦等5位同志为主,组成了“少数派”。他们的观点是外甩500米。
鉴于集体表决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宋汉良在充分了解双方观点的基础上,采纳了大多数人的意见,拍板外甩250米。
但被宋汉良派去测定井位的,却是“少数派”王刚。
果不其然,笃信科学、充满自信的王刚在测量外甩井距时“做了手脚”——他外甩了450米。
在现场的一名负责测量的技术员有点担心: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事情呀!
王刚坚定地对他说:“这完全是我的责任,出了什么问题由我负责。”
1979年8月,1060井在1570米左右穿越了五百多米的上盘古生界变质岩,进入了下盘中生代油层。
这一钻探结果比预计的位置高了600米,证实了王刚的判断完全正确:克—乌断裂的剖面形态上陡下缓,越到深部越平缓,甚至可以缓到20多度。
“帽檐构造”的发现使人们对克——乌断裂带成藏条件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正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逐步搞清了克——乌断裂带上陡下缓的特点具有普遍性,是一个呈交错叠合关系的复合含油区。这一认识带来了西北缘勘探的大突破。
如今,很多石油地质老专家在向年轻的地质工作者传授经验时,大都要提上一句:石油勘探工作者要有敢冒大风险的勇气。
来源于《新疆石油报》 (《会战百泉迎春来》 作者 刘亚峰)
决战艰难井
1984年石油管理局确定的火烧山构造的第一口探井——火1井,于3月4日开钻。
至今,很多准东人都不会忘记这口后来决定了火烧山命运的第一口井,同样也是决定东部油田命运的一口艰难井。
3月的火烧山依旧积雪皑皑,干冷的寒风一阵阵袭来。
14日,当32844钻井队的钻头打进1600米地层时,突然碰到地层裂缝。供钻头循环的泥浆全部从裂缝漏掉,必须用大量的泥浆堵塞裂缝,井上工作量剧增。
正常钻进时,一天两三吨泥浆就够了,而现在每天要10多吨,比平常多出好几倍。往常两个人管泥浆就够了,现在全队职工都得卸泥浆材料。
全队70多人,人人参战,就连队上15位姑娘也不例外。不是队里的干部不心疼她们,实在是因为井上人手太紧张了。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向井内投入了1500多吨泥浆,这些泥浆足可装400辆汽车。堆积起来,就是一座山。已经在井队干了10多年的队长何吉有说:“第一次碰到这样厉害的井漏,真累死人。”
当钻头终于接近目的层,在泥浆槽见到从井里返上来的泥浆面上飘着一朵朵黑色油花时,小伙子们高兴地放声大笑了,而姑娘们眼里则噙满了激动的泪水。
接下来,试油队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工作,迎着油龙出井,他们干了整整一个冬天。
付出终于有了回报。1985年3月19日下午,火1井喷油了,日产量达20吨。
火烧山油田由此发现,而东部油田的大门也第一次真正为克拉玛依人敞开。在百口泉会战为西北缘带来前所未有的局面之后,火烧山成了新疆石油管理局拿下又一个大油田的良好开端。
节选自《大漠擒龙》特刊(《两翼齐飞》 作者 胡伟华)
时代回声
在百口泉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发现了著名的“帽檐构造”,从而带来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勘探的大突破。这一突破是从实践到认识、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勘探科研人员从实际出发,发扬敢想、敢说、敢干的风格,选好勘探突破口,对具备成藏油气条件的地区坚持勘探,有目的层但不惟目的层,闯出自己的经验,对石油勘探的复杂性从认识上深化了一大步,推动油气勘探向纵深发展。(百口泉采油厂 刘蓓蓓)
火烧山油田的会战,首先打响的是一场精神仗,它充分展现了克拉玛依石油工人不畏一切艰难困苦的顽强精神。他们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不计回报、不计得失,只为实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什么是创业、什么是奉献、什么是“三老四严”精神。如今,虽然油田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老一辈石油人锻造出的精神意志,却时刻激励着我们。(采油一厂 赵宏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