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张恺,1929年1月出生于河北沧州。1953年3月,从北京石油学院地质系毕业后来到新疆,在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地质调查处地质队工作。1955年1月任新疆石油公司地质调查处石油地质详查队队长,1956年9月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克拉玛依矿务局主任地质师,并在同年荣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61年4月任克拉玛依矿务局副总地质师,1964年7月任新疆石油管理局总地质师。1975年7月,张恺调到江苏继续从事石油工作。1992年荣获“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4月退休。
立足地质调查,敢于挑战权威,根据张恺的汇报,新疆石油公司党委统一了勘探工作“走出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凹陷,走上盆地西北缘及其地台”的思想,并以他所作地质报告为依据,编制了《黑油山地区钻探总体方案》
张恺与史久光、范成龙等专家编制出了《黑油山-乌尔禾地区勘探部署》,这是我国石油勘探开发史上首次利用钻井资料建立的地质大剖面整体解剖盆地二级构造带的区域切入,进行综合区域性勘探的伟大实践
克拉玛依油田陷入“两降一升”的困境后,张恺带领大家组建油田科研所,建立数据库,加强油层描述……正是在以张恺为代表的地质专家的强力带动下,克拉玛依油田朝着更科学、更系统、更规范的方向不断迈进
立足地质调查
敢于挑战权威
1953年3月18日,24岁的张恺从北京石油学院地质系毕业后,和校友范成龙、王大钧等有志青年怀着青春理想,跨进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大门。
时任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地质调查处中方处长的余萍提议,由张恺等一批高材生去野外地质队担任中方队长,可张恺却谦恭地说:“我们刚出校门,没有一点野外工作经验。中方队长责任重大,至少目前我们还缺少担任这个职务的经验,希望各位领导谅解。”
余萍说:“也好,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到野外队去实习一年,这样更有利于今后开展工作。”
于是,张恺等人开始跟随当时的苏联专家学习并进行广泛的地质调查。实习期一结束,张恺就被任命为地质师,并迅速崭露头角。
1953年,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按照勘探计划,在黑油山地区部署了4口探井。出人意料的是,完钻的4口井均没“得手”。因此,苏方领导以及绝大部分苏方专家都对黑油山失去了勘探的信心。他们认为,黑油山地区地层下的原油已由自溢方式流出地表,基本失去了开采价值,应该放弃这一区域。
中方领导虽然对苏方的观点存有异议,却苦于没有可以说明黑油山存在大量含油构造的翔实资料。
1953年11月,在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召开的“地质勘探工作研讨会”上,包括苏方处长聂列亭在内的苏方专家几乎都认为,应该放弃黑油山地区石油勘探,而把精力集中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凹陷区域。而此时,苏方的地质专家乌瓦洛夫却抛出不同观点。他认为,绝不能以4口井来定论黑油山构造,而应该扩大对黑油山区域的勘探范围,并且语气坚定地说:“准噶尔盆地地质勘探的突破点就在黑油山。”
乌瓦洛夫的观点引起了当时以列席代表身份参会的张恺等人的强烈共鸣。
面对双方争执不下,中方领导最后做了表态:不应该放弃黑油山石油勘探。对黑油山地区地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再做评价,才是科学的、负责任的态度。
为此,1954年春,乌瓦洛夫率队在黑油山-乌尔禾地区进行了1:10万地质详查,该队成员有地质师张恺、地质员王克思、采集员赵学海、实习员宋汉良、朱瑞明等人。
“我们的调查区域是黑油山地区,但乌瓦洛夫考虑的是从成吉思汗山的整体地质结构来认识这一问题,又把西北缘白碱滩-黑油山-红山嘴一带的油苗分布产状联系起来了。他这样从整体来分析这一内在规律,对我启发很大。”张恺说。
到当年10月底,地质队圆满完成了黑油山区域的勘探任务,而张恺也完成了他的首个调研成果——《黑油山地质分析报告》。
1954年11月1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召开准噶尔盆地石油地质形势分析会。会前,乌瓦洛夫对张恺说:“今天由你来介绍,我做补充,毕竟《黑油山地质分析报告》是你编写的,你汇报更合适。”
不出所料,由于《黑油山地质分析报告》对黑油山-乌尔禾地区含油性的高度评价,再次引发以潘切捷耶列夫为首的苏联地质学家的强烈反驳。双方争论持续了一个多月。在一次争论中,乌瓦洛夫曾激动地举起茶杯说:“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和独山子一样,油很少,像杯水;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及紧邻的地台区,油很多,大得像油海。”这也成为贯穿黑油山勘探初期著名的“杯海”之争的由来。
后来,乌瓦洛夫和张恺等中方地质人员的观点得到了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总经理乌·谢·波波文等决策者的支持,并依此做出了综合勘探黑油山-乌尔禾地区的部署决定。
编制勘探方案
支撑科学决策
1954年12月,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合作关系解除,其中的苏联股份全部移交给中国。
1955年1月1日,中国燃料工业部新疆石油公司在乌鲁木齐成立,钱萍同志任新疆石油公司副总经理。虽然,此时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已经完成了移交,可留任的苏方专家却一直坚持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凹陷勘探的观点。“坚持凹陷”还是“走上地台”的漫长争论让钱萍意识到,争论应该有一个结论了。于是,他决定召开关于黑油山地质问题汇报会。
作为暂时留任的地质专家,乌瓦洛夫只是简明扼要地陈述了他的观点,之后就将更详细的汇报任务交给了张恺。
根据张恺的汇报,新疆石油公司党委统一了勘探工作“走出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凹陷,走上盆地西北缘及其地台”的思想,并以张恺所作地质报告为依据,编制了《黑油山地区钻探总体方案》。
1955年2月4日结束的“第六次全国勘探工作会议”上,燃料工业部批准了《黑油山地区钻探总体方案》。根据《方案》部署,将再部署2口探井,计划进尺2400米。
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2口探井中,先期开钻的一口井就是克拉玛依一号井(时称“黑油山一号井”)。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原油,证实克拉玛依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大油田。
1956年初,为了扩大勘探成果,张恺又负责编制了《克-乌大断裂区域勘探设计方案》。该《方案》在黑油山构造圈闭之外又部署了3号井和4号井两口探井,这两口井如果出油,就能证实黑油山有不受背斜控制的油藏。
4月23日,黑油山4号井完钻试油,恰逢石油工业部部长助
理康世恩到黑油山视察工作。在试油现场,本来有油气显示的4号井却喷出了水,这让新疆石油公司领导和地质专家们感到巨大压力,因为4号井能否出油太关键了,它会影响到这一区域的勘探决策。
好在4号井只是给大家开了一个玩笑。在康世恩一行离开几个小时后,正在出水的4号井突然又恢复了出油。时任黑油山钻探副总指挥的马骥祥兴奋地取了两瓶油样,坐车飞奔独山子,他要向康世恩报喜去。
当时的汇报会上,中苏双方专家还在继续争论,现场突然出现的4号井两瓶油样,让争论戛然而止。
在听取张恺的《克拉玛依-乌尔禾地区的评价及下一步部署意见》、审查了《黑油山地区勘探总体设计》等相关报告后,康世恩最终做出决定:克拉玛依石油勘探的重点将由山前向地台扩展,要把大规模勘探与小面积集中钻探结合起来,并把这一勘探战略形象地比喻成“撒大网、捕大鱼”。
为了尽快落实“撒大网、捕大鱼”勘探战略,新疆石油公司随即成立了一支由新疆石油公司总经理张文彬担任主帅,由张恺等技术人员参加的地质踏勘队。1956年4月29日,踏勘队出征考察野外地质露头。
30多天后踏勘归来,张恺又临时受命,与史久光、范成龙等专家紧锣密鼓进行资料整理,编制出《黑油山-乌尔禾地区勘探部署》。该《部署》改变原先仅在局部构造上打“十字剖面”的钻探方法,决定沿盆地西北缘,自黑油山以南红山嘴-乌尔禾以北长150公里、宽30公里的广阔区域内进行综合勘探,自黑油山-乌尔禾一线长130公里、宽30公里的范围内甩开勘探,部署10条钻井地质大剖面,共29口探井。
这是我国石油勘探开发史上首次利用钻井资料建立的地质大剖面整体解剖盆地二级构造带的区域切入,进行综合区域性勘探的伟大实践。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克拉玛依地质勘探就获得重大突破,并由此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座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
1958年5月,张恺等十几位同志代表克拉玛依油田前往北京参加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遏制“两降一升”
油田重焕生机
1960年,克拉玛依原油产量达到163.47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39%,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
但是紧接着,克拉玛依油田就陷入“两降一升”的困境。“两降一升”是指单井产量下降,地层压力下降,原油含水上升。这种局面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原油产量将出现急剧下滑,后果不堪设想。有的人甚至悲观认为,克拉玛依原油已近枯竭,油田青春将一去不返。
1961年6月的一天,时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局长的秦峰在友谊馆主持了干部大会。会上,他驳斥了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悲观论调,鼓励大家说:“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打一场油田调整的攻坚战。这场战斗,要从重新认识油田开始。”
干部大会之后,时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副总地质师的张恺建议:调集全局所有的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一支从事地质研究的专业队伍,全力以赴进行技术攻关。“要重新认识油田,还需要深入研究地质资料。过去,由于缺少开发大油田的经验,在地质资料方面,尤其是岩心资料取量太少了,今后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张恺说。
很快,新疆石油管理局就组建了油田科研所,由副局长曹进奎兼任所长,张恺担任副所长。此后,张恺与研究所的专家、钻井工一起,时常值守在泥浆飞溅的钻台上;与技术人员、采油工一起,时常奔走在炙热的戈壁中。
1962年底,张恺带领大家通过对克拉玛依一区300多口油井、20个小层岩心进行电性、岩性分析,得到上万个数据,然后通过综合分析,完成了对克拉玛依地区地层构造最直观的描述。通过进行油层描述,使大规模的油田调整有了新的可循的依据。
在此基础上,新疆石油管理局又组成由张恺等专家参加的油田调整方案编制组,经过一年多现场试验,编制出台了《克拉玛依油田一区调整方案》,这也是全国首个自主编制的油田调整方案。
随着一区、二区以及更多区块的有效调整,克拉玛依油田逐渐摆脱“两降一升”的困扰,到1966年,克拉玛依原油产量终于重返百万吨,达到114.7万吨。
组建油田科研所,建立数据库,加强油层描述……正是在以张恺为代表的地质专家的强力带动下,克拉玛依油田朝着更科学、更系统、更规范的方向不断迈进。
1975年,张恺调往江苏,参加苏北油田勘探开发大会战。
1979年,在全国科技大会召开期间,张恺做了一首诗,最后四句为:
带着少年的梦幻,
揣着青春的理想,
作为石油地质尖兵,
庆幸我跨步在破译着猜想的队列上。
虽然离开了克拉玛依油田,但张恺的心依然驻留在黑油山:“杯海之争”的执着坚守,“撒大网、捕大鱼”的顺利落实,“两降一升”的有效遏制……诗中“尖兵”二字,表露的不仅是张恺对勘探事业勇于探索、艰辛付出的无怨无悔,更是作为石油工业的拓荒者取得累累硕果的自豪欣慰。
黑油山,无疑就是张恺“石油梦”开始的地方。他用青春的梦想创造的非凡业绩,会持久地留在黑油山,留在新疆石油人的心中。
★时代回声
@童话
石油前辈张恺的光辉事迹让我感触很深。在当时,他能坚持真理,大胆提出新方案,开发出黑油山一号井,重新证明了克拉玛依是有希望的大油田,为后期新疆油田开发打开了新局面,这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超人的胆识。他组建油田地质研究所,建立数据库,加强油层描述……正是在以张恺为代表的地质专家的带领下,克拉玛依油田朝着更科学、更系统、更规范的方向不断迈进,作为石油工业的拓荒者为克拉玛依油田开发立下汗马功劳。
@柳静
我们要学习老一辈石油人埋头苦干的精神,他们在当年极度困苦、艰难险阻的条件下创造了奇迹;我们还要学习老一辈石油人开拓创新的精神,专心致志,一心钻研,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们要通过埋头苦干和开拓创新的紧密融合,凝聚新疆石油人攻坚克难、薪火相传的英雄气概。
没有以张恺为代表的广大科研工作者曲折、艰辛、锲而不舍的勘探和寻找,没有地质学家、钻探专家和石油工人们的合力“催生”,克拉玛依油田这个已经在大地母亲腹中孕育了多年的婴儿,将不知何时才能呱呱坠地。
@施小荣
@峻
张恺作为老一辈石油地质专家,为新中国石油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正是因为他们抱着为新中国找到大油田的信念,在历经一次次的艰苦勘探过程中勇于实践,坚持真理,才让克拉玛依成为中国第一个大油田,才有了克拉玛依今天的成就。老一辈石油人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发扬与传承!(“时代回声”据新疆油田微信公众号)
编审:申广志
顾问:王新明 郭仲军 王连芳 杨建堂 尹文忠 蒲光勇 刘宝宏 丁仲贻 李学义
本版未署名图片据本报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