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春运”

    走进一扇叫家的门,点亮一盏亲情的灯,洗去一年沧桑的尘。天涯海角,不远万里,回家过年,是每一位在外漂泊的游子心底最柔软的一方。

    2019年的春运已经在1月21日拉开序幕,将于3月1日结束,共40天,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9亿人次。春运是春节前后特有的大规模人口迁徙现象——游子如筝,春运是线,每一次甜蜜的收线,便近了家的距离。

    溯源“回家过年”

    为何过年时一定要回家?传说,“年”是一只凶恶的野兽,长着四只角四只足,力大无比,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即“除夕”便会出来作祟。

    个人的力量有限,无法对付凶残的年兽,于是全家人守在一起,等着“年”的来到,合力把“年”赶走。所以不论怎么困难,有什么样的理由,在外的家庭成员都要赶回,助一臂之力。

    现代时空概念上的“年”,晚于过年风俗。据中国最早一部释义词典《尔雅》中的“岁名”解释,“年”在尧称为“载”、夏称为“岁”,商称为“祀”,一直到周才称为“年”。

    古代“春运”行路难

    春运不光光是现代有,其实我国古代就有春运。如上文所说,因为周朝时就已经出现了现代春节的雏形,古代的 “春运”也就随之应运而生。不过那时的春运比现在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古代有“父母在,不远游”等封建礼俗思想因素的限制,人口流动的数量并不大,距离也不太远。其次,与今天不同的是,古代春运主体并非“外出务工人员”,而是以朝廷官员和经商人士为主。

    由于道路建设落后和交通工具简单,许多人因为路途遥远,根本无法回家过年。因此,“回家难”的背后实是“行路难”,古代春运面临的最大问题自然是交通问题。

    在殷商时期,就有道路交通的建设的记载,在安阳殷墟考古中便发现了大量车马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全国性公路网,陆路交通水平突飞猛进,给“春运”提供了便利。

    “秦为驰道於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据《汉书·贾山传》记载,此驰道宽达69米。不只路宽,路旁边还栽植松树。

    除了驰道,秦朝还有直道,轨路等。轨路是用硬木做的,下垫枕木,马车行驶在上面,速度较快。当然,秦代的公路网并不是为当时春运的需要而修建的,而是出于军事考虑,但它对诸如过年等民间风俗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古代人的交通工具又是什么呢?在古代,春运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人力和畜力。中国最早的人力车是辇,辇就是轿子的前身。而长途运输则主要靠畜力车,有马车、驴车、骡车、牛车等,其中马车是古代春运最主要的工具。

    普通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有轏(音“站”;古代用竹木条做成的车)车、辎(音“滋”,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车等。轏车是一种轻便车,结构简单;辎车则是大货车,送人时则变成了大客车。而高官及富商乘坐的是安车,古代一种通常用一匹马拉的、可以在车厢里坐乘的车子。

    因此,古代人回家过年,能坐轏车就很不错了,大多数人只能靠两条腿或牲畜代步,实现“回家过年”的心愿。

 

时间:2019-01-28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