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姓名:殷文 年龄:42岁
职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地质系主任、教授
荣誉:2014年入选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2014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6年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带头人,市拔尖人才,市高层次人才工作室领衔人
无论行多远,飞多高,家乡都是永远的眷恋。
1997年,19岁的殷文离开家乡克拉玛依,来到了当时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读书。
一座小城因为一所高校而充满活力,在殷文看来,这着实让人惊叹。有时,他会不禁遐想,如果克拉玛依也能有一所这样的大学该有多好……
梦想激人前行。2003年,殷文开始硕博连读,2006年获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殷文进入胜利石油管理局博士后工作站,并于2010年以全优成绩通过博士后出站答辩。
他在外地学习工作多年,但始终心系家乡的建设与发展。
2014年初,他偶然得知克拉玛依政府想要建设一所自己城市的高校。闻讯后,他立马放弃了薪资丰厚的工作,带着家人从山东回到了克拉玛依。
“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不会后悔作这个决定。”
好在,2015年10月22日,教育部批复了在克拉玛依设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申请。
殷文的梦想即将照进现实。
2016年秋,校区首次面向全国招生,来自全国16个省(自治区)的461名新生报到入学。这是克拉玛依历史上的首所211本科院校,标志着我市高等教育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建成一所高质量高校,并非易事。圆梦途中,殷文遇到了诸多困难。
学校建立之初,学科、专业建设各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他作为第一批建校参与者,主动放弃休假,全程参与到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人才队伍、校企合作等的建校业务中去。
当时,地质系包括他在内,仅有5名老师,"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是常态。
但他从未抱怨,始终奋战在建设一线。通过不懈努力,他带领的主干专业地质系团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几年里先后斩获了全校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第一个自治区级教学成果最高奖、第一个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等诸多荣誉。2016年,殷文被评为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带头人。
此外,他还担任了2016级2班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和1班石油工程专业的班主任。在他的指导下,班级的学生取得了第十六届中国石油大学校长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同时,殷文深知高校不仅要是传播知识和技能的课堂,更应该是技术研发与创新的载体。
唯有创新,方能长远。
参加工作以来,他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子课题、自治区自然科学金等纵横向课题40余项,技术发明专利1项、新型专利9项,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克拉玛依油田建设之中,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南缘地区开展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油气圈闭识别和储层预测工作,为油田增储上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殷文相信,克拉玛依有了自己的大学后,会为这座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吸引更多和他一样的人学成归来,建设家乡。
作为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今后,殷文会把每一次的荣誉都作为新的起点,结合自身岗位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努力为克拉玛依市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