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健康 ]
用爱与勇气拯救生命
我市医务人员救治癫痫患者的故事
张冰 李询

    看着癫痫病人紧闭的牙关和愈发青紫的身体,古力白克热木·阿巴拜克力心急如焚。她思考片刻,用力掰开病人的嘴唇和牙齿,将自己的手指伸进病人的嘴里。

    撕心裂肺的疼痛从指间迅速传遍全身,古力白克热木·阿巴拜克力闭眼抿了抿嘴,将疼痛咽进肚里。

    “只要不咬伤舌头,只要不窒息,病人就有救。”她在心底默念:两根手指换一条命,不亏。

    生死时速

    “医生,有人倒在地上了,你们快来看看!”

    4月3日11时30分,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康复医院)外科护士古力白克热木·阿巴拜克力照例到火车站值班,负责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和她同行的,还有同院的检验科医生努尔阿合买提·买买提依敏、皮肤科医生赵元兵,以及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医生阿孜古力·阿吾提,针灸科医生吴惠清和姜萌。

    6人刚换好防护服,就听到楼下传来一片嘈杂声,赶忙下楼查看。

    患者是一名四十余岁的男性,躺倒在地,意识不清,已经出现了抽搐、口吐白沫、翻白眼等症状,还有不明原因的口腔出血。患者身旁站着一个女人,正拉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嚎啕大哭。

    经询问,女人是患者的妻子。女人抽泣着告诉医护人员,她和丈夫带着孩子准备去乌鲁木齐,正准备进候车室,丈夫突然口吐白沫摔倒在地,她从未见丈夫出现过这种情况,手足无措之下,急得大哭起来,热心旅客发现异常后,帮她大声呼救。

    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家属的介绍,医护人员初步判定患者为癫痫发作,迅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可是,癫痫来势凶猛,且患者已经出现窒息的症状,身体开始发紫,再耽搁下去极易窒息甚至死亡,必须立即展开抢救。

    虽然6位医生均不是急诊科出身,但是凭借多年的行医经验和医学常识,大家快速制定了抢救计划——无论如何,必须在救护车来之前稳住患者的生命。

    6位医护人员迅速行动。有人负责变换患者体位,有人负责打开患者的呼吸道,有人负责胸外按压,有人负责按住患者乱摆的四肢,有人则负责寻找合适的硬物。

    眼下最重要,也最难的一步便是寻找合适的硬物——将合适的硬物放进患者口中,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咬伤舌头,减少窒息可能。但是,这个物品必须软硬适中,若物品脆或易碎,很容易误吸入气道;物品若坚硬,患者抽搐紧咬牙关时受力点在有限的一两颗牙齿,更容易损伤。可是,在十万火急的情况下,在远离市区十几公里的火车站里,寻找到这样合适的硬物,谈何容易。

    此刻,古力白克热木·阿巴拜克力正面对着患者,努力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患者虽意识模糊,但情绪焦躁不安,不停地摆动身体。她反复查看患者的呼吸道:他的牙齿紧紧地咬住舌头,口腔里渗出丝丝血迹,肤色也越来越紫……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古力白克热木·阿巴拜克力心急如焚:每个下一秒,都有可能出现意外,怎么办!

    她看了一眼几分钟前戴好的消毒手套,扫了一眼患者紧闭的嘴巴,突然掰开患者的牙齿,将两根手指放进了患者的齿间。

    转危为安

    “哎呀!这个姑娘,怎么把手指头放进去了!”一名群众惊呼。

    人群又是一阵骚动。努尔阿合买提·买买提依敏看到古力白克热木·阿巴拜克力的做法后,也惊出一声冷汗:“怎么就把手指放进去了,患者意识不清,下嘴没有轻重,万一把手指咬伤怎么办……”

    “老师,不碍事儿,我感觉……能忍。”古力白克热木·阿巴拜克力忍住钻心的疼痛,故意回答得很“轻松”。今年27岁的她,虽然仅有5年护龄,但是尽全力挽救生命,一直是她职业生涯的第一准则。她也担心手指被咬伤,甚至有被咬断的可能,可是在那一刻,有一股强大的勇气催她前行。

    患者双目紧闭,死死地咬住她的手指——那两根纤细的手指,正在患者的口中颤抖。疼痛从指尖蔓延到她心里,每一秒都是如此漫长。

    可这两根手指,也暂时抵挡住了死神挥来的镰刀——不再咬自己的舌头后,患者缺氧的症状迅速缓解。

    3分钟后,合适的硬物找到了。

    古力白克热木·阿巴拜克力抽出手指,用另一只手揉了揉,仔细看了看,在心底庆幸:“还好,只是有些红肿,没有咬伤!”

    一系列正确、及时的抢救措施正在发挥效果。两分钟后,患者突然侧头吐出了卡在喉咙间的一口痰,随即恢复了意识。就在这时,救护车也赶到了。

    急诊医生检查了患者的状况后,向参与救助的6位医护人员点头致意——他们帮助患者安全度过了最重要的抢救时间。

    随后,患者被抬上担架,送往专业医院救治。

    望着救护车远去的身影,古力白克热木·阿巴拜克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手指仍在作痛,但是她的心里却涌起一阵甜甜的暖意。

    她想起了18岁的自己,想到了同为护士的表姐对她的人生建议:如果你热爱医学事业,就勇敢地选择吧,只要你热爱它,任何困难都不是事儿……

    她想到了自己用心照护过的那些可爱善良的病人,他们总是对她嘘寒问暖,关爱有加。“我对他们好,他们也对我好,爱是相互的……”

    想到这些,古力白克热木·阿巴拜克力好像突然明白了她将手指放进患者口中时,那股强大勇气的来源——“或许,是因为爱。”

时间:2020-04-17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