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健康 ]
为肿瘤患者寻找新希望
——市中心医院病理科研究员马玉花工作小记
杨艺佩杉 胡阳

个人名片

马玉花

职务:

市中心医院新疆临床基因检测与生物医学信息重点实验室科研负责人

个人经历:

2019年入职市中心医院病理科,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同济大学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工作学习,随后在该院病理科开展有关肿瘤的科研工作

相关荣誉:

获得自治区项目7项,市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项目两项,累计获得项目资助金额200余万元;已结题自治区项目两项,市级项目一项;发表10余篇高影响因子SCI收录文章,其中一篇获得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提起医学科研人员,人们总觉得他们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终日泡在各类实验设备和数据中,不知疲倦地探索世界的未知,为患者寻找新的希望。

马玉花就是这样一位科研人员。自从2019年入职市中心医院后,她便“隐身”在该院急救楼病理科的实验室内,日复一日地在海量标本和科研数据中上下求索。

虽然不用直接诊治肿瘤患者,但马玉花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却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生的治疗理念及治疗方案。她坚信,科研进步一小步,病人就能获益一大步。

立志投身医学

马玉花出生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幼年的经历,让她对疾病和死亡很早就有了直观感受。

她上小学时,因为小城医疗条件有限,年幼的哥哥被肺炎夺去了生命。升入高中后,和她十分亲近的姑姑被确诊为癌症。小城医院无法医治癌症,姑姑只好前往乌鲁木齐市治疗。马玉花再次见到姑姑时,记忆中那个爱说爱笑、外向活泼的姑姑已经变成了走路迟缓、形容枯槁的病人。一种难以言喻的悲伤袭上她的心头。

2004年8月,即将升入高三的马玉花趁着暑假,陪姑姑到乌鲁木齐接受下一步治疗。火车发出阵阵鸣响,马玉花依倚靠在车窗上,青涩的脸庞上布满愁云。虽然只是一名高中生,但她知道,一旦和“癌”字沾边,人的身心就会受到巨大的摧残,对一个家庭来说,也是致命打击。

到达乌鲁木齐一家大医院后,马玉花安顿好姑姑,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陪护。这家医院因擅长治疗肿瘤而闻名,每天都有很多癌症患者慕名而来。患者的亲人肩背行李、满脸疲惫,跨越几百公里,就是为了给家人寻找一个活下去的希望。

医院里每天上演的生死离别,让马玉花对生命易逝有了更深的体会。望着或感激或失望的脸庞,她渐渐萌生了成为一名医生的想法。陪护结束后,马玉花刻苦学习,一年后被新疆医科大学录取,成为了一名医学生。

2012年,马玉花获得硕士学位,从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肿瘤学专业顺利毕业,进入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在为期一年的临床规范化医师培训期间,马玉花发现,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而自己的职业理想是能够在相关疾病研究领域有所建树。因此,她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17年从新疆医科大学顺利毕业,回到原岗位工作。

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后,马玉花决定进入医学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于她而言,科研不仅仅是职业兴趣,更是人生理想。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先进治疗方案,为他们找到新的希望。

其实,马玉花当时已在原单位站稳了脚跟,事业也正迈入正轨。她之所以敢于“更换赛道”,是因为她认为从事科研工作必须有更加深厚的学术功底。

经过刻苦研读,2019年,马玉花被市中心医院与同济大学在该院合办的博士后工作站录取,师从该院专家朱敏,开始全身心投入到肿瘤疾病的科研工作中。

打破思维桎梏

2019年10月,为了不影响工作,尽管产假尚有一个月才结束,马玉花还是咬牙把襁褓中的孩子托付给父母,提前进入同济大学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工作。

在导师朱敏的安排下,马玉花很快参与到了两项关乎市中心医院乃至克拉玛依市医学科研发展的重点工作中——申报“新疆临床基因检测与生物医学信息重点实验室”及“自治区消化系统肿瘤精准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

马玉花深知这两个项目的重要性。如果能够申请成功,对于克拉玛依这个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小城来说,不亚于引进了资金上亿的大项目。从此以后,克拉玛依可以依托这个平台培养一支本土医学科研人才队伍,填补我市没有专业规范医学领域科研人才队伍的空白,打破发达地区才有能力进行医学科研的思维桎梏。

2019年年底开始,马玉花每天都会花费十几个小时在实验室里整理申报材料。仅申报“自治区消化系统肿瘤精准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的申请材料就达到了近600页,厚度有一个成年人的手掌那么宽。

2020年10月,经过专家团队审核,市中心医院申报的两个实验室全部成功获批。其中,“新疆临床基因检测与生物医学信息大数据重点实验室”成为全疆唯一一个获批的地州级公立医疗机构重点实验室;而“自治区消化系统肿瘤精准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不仅是全疆首批8家实验室之一,也是北疆地区唯一一家获批的公立医疗机构实验室。

喜讯传来,不仅令该院医学科研人员振奋,更为本地肿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未来,也许我市肿瘤患者不用再飞往大城市寻医问药,在本地就能够获得最佳医疗救治。对于市中心医院而言,这是其发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事件,标志着该院从此拥有了自主开展科研的能力。

两场“硬仗”结束后,马玉花还没来得及休息,便立刻投入了到有关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研究中。经过两年的努力,她在结直肠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有关结直肠癌基因甲基化早筛试剂盒目前已经实现量产,并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开展临床前研究,为最终投入市场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她正在筹建市中心医院生物样本库和医学信息数据库,建成后将为该院科研工作提供海量临床证据和线索。

2022年12月结束博士后学业后,马玉花又有了新的职业规划——在医疗前沿技术领域做出一番成绩。

敢于挑战“权威”

尽管远离国内医学科研领域的前沿阵地,马玉花却从不为此而苦恼。在她看来,如今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市中心医院虽然在地理位置上不占优势,但不代表科研能力和方向也是滞后的。

“我会通过网络学习国际国内最先进的肿瘤科研成果,从中获取科研‘灵感’和下一个研究方向。”马玉花说,2020年,她在网络上读到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NCCN指南)关于靶向治疗的改进方案后,决定在宫颈癌放射治疗抵抗领域进行探索,为未来提高治疗效果提供新思路。

宫颈癌诊疗指南(NCCN指南)每一年都会发布最新有关该类疾病的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但是,这里的“权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鼓励科研工作者勇于挑战“权威”,努力寻找新的治疗方向,从而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

“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被写进这份指南,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极大的肯定。”马玉花说,科研过程漫长艰辛且充满不确定性,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是一种珍贵的幸运。目前,她和团队成员正在搜集我市该类疾病的样本,为接下来的实验做好准备。

未来,马玉花希望能够在市中心医院建立造血干细胞储存库,目前她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构想。如果能够建成,这将是北疆地区唯一的造血干细胞储存库。它不仅可以为血液疾病患者带来新希望,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如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还可以在干细胞再生医学方面进行创新性研究。

科研,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构建北疆区域医学中心不仅是市中心医院的宏大构想,也是马玉花和该院其他科研人员的共同心愿。如今,马玉花除了做好自己的实验项目,还主动担负起“传、帮、带”工作,致力于培养更多本地科研人才。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为患者带来更多新希望!”马玉花说。

时间:2023-04-07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