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教育 ]
培育历史思维 滋养历史情怀
——高级中学“OES”大单元闭环教学系列(五)
陈晓丹 赵伟伟

在《小农成长史》课堂中,任凯为学生展示古代农具模型。 图片由市高级中学提供

    “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对于有着庞大、细密知识体系的历史学科,让学生能够实现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并对历史事件进行自主分析、归纳,是教师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在“OES”大单元闭环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市高级中学历史学科组教师打破了传统的以若干知识点为主进行的单一课时教学设计,向围绕特定主题进行的整个单元教学设计转变,促使学生超越对零散史实的记忆,达成对历史的深层理解。

    引入活动

    激发学生兴趣

    “在过去几年的教学经历中,我发现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很多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我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一部分原因是过去教师‘逐课’式的教学方式让历史失去了本该有的生动性和情感温度。”在市高级中学历史学科组主任任凯看来,要让学生喜欢历史课,不能靠教师单纯地讲述历史事件发挥作用,而是要靠教师设置合理的单元活动,运用恰当的呈现方式,让学生看到鲜活的、能够触动他们心灵感悟的历史。而在“OES”大单元闭环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就能够更好地立足于教学目标,拓宽单元活动的设置维度。

    高一年级历史课《经济史》这一专题的第一单元为《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其中涉及到不少中国古代的农耕工具。

    “怎样让学生对这些与自己现实生活相距甚远的农具有更直观的感受?怎么让从小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更深刻地体会到农业技术的发展?”怀着这样的想法,历史学科组教师设计出了一堂主题为《小农成长史》的课。上课前,教师们耗费了近两周时间,亲手用木材制作了耧车、耦犁等农具模型。

    在课堂上,学生不仅亲手操纵模型,真实地了解了这些农耕器具的工作原理,还通过演绎历史戏剧的方式,体悟了小农生活的艰辛,从而通过历史和现代的对比,感受到了新时代农耕的风貌。

    除此之外,历史学科组还在讲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了以《薪火传承之印刷术》为主题的手工课程,让学生尝试进行活字拓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更加深刻地掌握了相关历史知识,还切实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讲授新疆地方史时,历史学科组教师开展了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剪纸活动,学生通过对“汉时期凿空之路:张骞出使西域”“隋唐时期交流之路:胡旋舞在长安”等6大主题的理解,设计裁剪出了相应的剪纸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新疆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这些丰富的历史课堂活动中,学生也逐渐达成了兴趣、知识和能力的统一。

    寻找史料

    突破学习难点

    在“OES”大单元教学理念中,有一项重要目标,那就是让学生达到学习的进阶。

    “高中历史的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年龄与社会阅历决定了他们在理解相关知识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仅仅借助于教材不容易讲清。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史料,给学生更直观、生动的感受,从而突破重难点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达到‘学习的进阶’。”任凯说。

    例如,毛泽东思想是高中历史的重难点内容,如何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并从总体上把握它的核心要义?历史学科组教师采取了让学生自主收集并分析史料的方式,一些学生通过解读、分析毛泽东诗词,逐步探寻了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

    在讲授《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相关内容时,教师则让学生查找关于农民辛勤耕作的图片、故事等资料,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加深他们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这些史料能够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帮助学生读懂历史。”任凯说,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育达到“增强学生历史知识、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洞察力与使命感”的教学成效,简而言之,就是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具备历史思维。善用史料,则可以在教学中达成这一目标。

    有的放矢

    创新评价方式

    2021年12月23日,一场面向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学生的历史知识竞赛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竞赛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逻辑推理等方式,对高中3年历史教材中的150个重点历史事件进行了回顾,加深了对这些关键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高中历史知识繁杂,如果单纯用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可能会让学生对学习历史失去兴趣。”任凯说,为了更全面地判断学生是否实现了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学科组教师基于“OES”大单元教学理念,设计出了更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教师会在每节课结束前留出“黄金3分钟”,让学生总结概括本堂课的条理和框架,此外,教师还通过让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综合评价,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被激发,在课堂上的思辨力不断提升,学习潜力得到了有效开发,最终体现出学教评的一致性。”任凯说。

时间:2022-01-05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